如何正确识别电容容值及特性
一、电容的基本特性介绍:
1,电容器也称为电容,也是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元器件之一。
2,电容的单位:pF(皮法)、nF(纳法)、μF(微法)、 mF(毫法)、F(法拉)。
3,电容在电路图中用字母 C 表示。
4,电容值在电路中图中常表示为:68nF、6.8pF、68uF、682、104。
5,电容单位的转换关系: 1F = 1000 mF 1mF = 1000μF 1μF = 1000nF 1nF = 1000pF
各类电容外形图:

各类电容外形图2:

电容在电路中的符号:

二、电容分类:
(1)按介质材料分类
a.有机介质:复合介质、纸介质、塑料介质(涤纶、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薄膜复合。
b.无机介质:云母电容、玻璃釉电容(圆片状、管状、矩形、片状电容、穿心电容)、陶瓷(独石)电容。
c.气体介质:空气电容、真空电容、充气电容。
d.电解质:普通铝电解、钽电解、铌电解。
(2)按容量是否可调分类
a.固定电容器
b.可变电容器(空气介质、塑膜介质)
c.微调电容器(陶瓷介质、空气介质、塑膜介质)
(3)按作用及用途分类
高频电容、低频电容、高压电容、低压电容、耦合电容、旁路电容、滤波电容调谐电容。
三、电容构造:
它的基本构造是由两个相互靠近的金属电极板,中间夹一层电介质构成的。在两个极板上加上电压,电极板上就可以储存电荷。两极板所储存的电荷数量相同,极性相反。储存的电荷还可以通过外电路向外释放,即电容器是充、放电荷的电子元件。

电容量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极板面积、极板间距及电介质常数:
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两端所加电压。储电量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电极板上的电压与电容的乘积。
Q:一个极板上的电荷,单位为库仑(C)。
U:两极板间的电位差,单位为伏特(V)。
C:电容量,单位法拉(F)。
S:极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
d:两极板间距,单位为(m)。
:电介质常数,单位为法/米(F/m)。
由上式看出,当电容器电容量一定时,两极板所加电压越高,储存的电荷越多。
四、电容的识别方法:
(1)直标法:将电容的主要参数(标称容量、额定电压及允许偏差)直接标注在电容器上,一般用于体积较大的电容。
(2)数字标注法:用3位数字表示电容的容量。其中前两位为有效值数字,第三位的数字为倍乘数N(即表示10的N次方)
例如:102= 1000pF 104 = 0.1μF 106= 10μF
(3)字母与数字混合标注法:用2-4位数字表示有效值,用P、n、M、μ、G、m等字母表示有效数后面的量级。进口电容器在标注数值时不用小数点,而是将整数部分写在字母之前,将小数部分写在字母之后。
例如:6p8表示6.8pF 8n2表示8200pF 3m3表示3300μFz
五、电容的主要作用:
a.储存电荷 b.隔直 c.耦合交流信号
(1)并联于电源两端用作滤波。
(2)并联于电阻两端旁路交流信号。
(3)串联于电路中,隔断直流通路,耦合交流信号。
(4)与其它元件配合,组成谐振回路,产生锯齿波、定时等。
f:交流信号频率,单位Hz。 c:电容量,单位F。 Xc:容抗, 单位欧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