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晶圆制造产业在2018看到竞争加剧
根据TrendForce的最新报告,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的故障分析,许多工厂都建在中国的高资本支出,引起业界关注。特别是,新工厂建设项目如士兰微电子和cansemi等会加剧竞争,扩大产业的生产能力。TrendForce估计,中国的300mm晶圆的生产能力将达到近700000片/月到2018年底,从2017年底增加了42.2%;从中国的整个晶圆制造业的收入预计在2018达到1767亿元,年均增长27.12%。
从2016到2017年底,该行计划新工厂在中国已达28,其中20例为300mm晶圆和8分别为200mm晶圆,TrendForce说。这些最新的工厂将于今年投产。目前,在中国的集成电路制造业的球员包括中国的制造商,外资厂商和合资企业,其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占了几乎一半的总生产能力。外资企业在先进工艺技术方面也享有绝对优势。
许多制造商已进入市场。中国球员,由中芯国际,目前的28nm工艺节点的大规模生产聚/锡安。同时,他们也在增加28nm工艺节点的收入份额取得重大进展,加快28nm HKMG的大规模生产,和R&;D的14nm工艺节点。另一方面,外国球员一样,台积电(南京)、美国(厦门),和半GlobalFoundries(成都)也加入了竞争,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至于内存芯片的部门,它长期被国际巨头所主导,新来者包括长江内存技术(本公司)、福建金华集成电路(jhicc)和innotron也将面临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和定价的挑战,等等。
实施了大量的晶圆制造项目,对资源配置和地方资本的冒险能力提出了挑战。
中国政府通过产业基金积极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TrendForce预测,总投资,包括“大基金”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从地方当局,等资本,将接近1兆元。“大基金”已投资IC制造项目,如中芯国际、Huahong Grace、上海华力微电子、本、士兰微电子,和提供,等其他一些重点项目仍在谈判阶段。
Fabs认为,“大基金”投资与那些只是当地资金投资相比,有更少的风险。TrendForce指出,地方投资,基金实际可以给出相对有限,但晶圆制造固体和适度的资本要求。在工厂建设的初期阶段,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再加上产能利用率低的潜在风险。此外,地方政府的权力转移造成了FAB项目执行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只由地方资金资助的FAB项目,关键的挑战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