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五项自我管理-观后感

今日观看了李践总裁的《成功人士五项自我管理》第一集,让我受益匪浅,虽然只是第一集,让我明白了许多成功人士或要成为成功人士必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素质,学会作为管理方面的必要的准则。

从李践总裁的创业历程中,我了解到想成为成功人士就必须拥有一下五项自我管理准则:心态管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行动管理。在这一集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心态管理

首先,我们必须把心态管理进行日常化,进行每天管理,时时管理,随时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评估,调整,使自己的心态处在最佳状态。人的心态只有两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消极悲观的心态。在生活中,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人快乐,同事也会感染自己周边的人随之一起快乐;而消极悲观的人让自己变得消沉,不思进取,最终离成功背道而驰。在看的过程中有一个公式让我印象很深:成功=心态*能力!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有很强的能力,很好的技术,可他们并没有成功,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态,如果你的心态是积极的,哪怕能力欠缺,失败一次,没关系,再来一次,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总是怨天尤人,就算你再有能力,一旦受到打击就会选择放弃,从而更谈不上成功。态度是走向成功的首要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管理我们的心态呢?李践总裁为我们总结了3大作风和3大准则,我们来分享一下:

三大作风第一点:认真。认真就是品质,唯有认真才能做出好的品质,全身心的投入,精益求精,绝不马虎,这是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素质。许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好,做不了,而是因为我们不够认真,不能认识到认真才能保证品质。我们只有做好品质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得到客户的认同,同时也让我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生活中对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有着认真的态度,学习野田圣子的认真精神,凡是力求做大最好

三大作风第二点:快。快就是效率。在体育场上,谁快谁就得到冠军;在战争中,只有快才能赢得胜利;在深林中,只有快动物才能生存。快,就是马上行动,绝不拖延。工作只有快才能产生效益,让企业快速发展。只有快才能体现个人能力,作为管理,风掣雷行,绝不拖拉,当日事当日毕,决不把当日的工作拖拉到第二天。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比如今天你约一个客户洽谈合作,但因为你的拖拉让别人抢了先机,从而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唯快才能赢!

三大作风第三点:说道做到;坚守承诺。拥有诚信。诚信是一种个人资本,是一种无形资产。不要轻言承诺,更不要出尔反尔。在生活中,工作中,和他人相处中。许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承诺别人的事情或承诺自己的事情都因为小小的一点原因改变了自己的决定,比喻今天晚上约好与一朋友喝咖啡,但由于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这次约会。从而放弃了诚信。诚信永远是全球的主旋律。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除了三大作风以外,我们还必须拥有三大准则,首先我们必须拥有罗文精神,保证完成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绝不放弃,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而现实中我们所欠缺的就是罗文精神,当碰到困难时,我们总是找客观因素来作为不能完成任务的借口,罗文精神让我明白了成功人士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作为管理层更要学习这种罗文精神,坚决完成任务。

除了保证完成任务,我们必须拥有乐观的心态,谢昆山的一句话让去感受颇深,永远想到你所得到的,不想想到你所失去的,永远想到事情的那一面,事情发生了,我们无力改变,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人生中应该只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正常,一种是福气,今天手机被盗了,那是正常的,让我有机会去买个新的,今天比赛获奖了,那是我的福气,一个人的外在世界是由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决定的,改变心态永远积极乐观向上,才能让你更加快乐,更加有动力。

一个机构的形成,往往形成与一个核心,而核心的理念又取决于管理当中。记得儿时的顽劣造就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失败,也导致许多不顺心如意的事情发生!但最终的承受者却与个人密不可分!也正因如此才明白这当中的因果关系!正因如此才发现曾经在这熏陶底下的成长对个人的素质与修养是何等的重要!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简单而易明的道理,不就是画圆嘛,但这句话却也传承了千百年来的管理经验,而我就是在这种约束底下成长起来的。听父亲说过,曾经祖父是这样对他说:“养人容易,教人难”!我却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依然故我,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从来不服从父亲,把父母的养育当成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也许是因为过去的不服输才成就了今天的韧性,才回想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何等意味深长……这样也就形成了对组织与纪律在个人价值观意义上的看法!

组织与纪律并不就意味着在实际运用中一味的服从,虽然它形成于军事化理念,但在经济社会当中它是存在相当的灵活性,毕竟不是带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同理运用在一支团队中,就会发挥其最大作用,因为作为每一个个体,就应该发挥其最大的威力,让其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之余,更能为团队获得最大的利益。当然,利益不能只停留在金钱上,这是对个人价值的最大侮辱和讽刺!然而,在团队中的配合与共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的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才能形成双方的信任,方可委任!如果连这都做不到的话,这样根本形成不了团队,倒反象一个自发形成的团伙!

曾经有这样一个机构,长期刊登招聘广告,而且还请什么主管啊,主任什么的。受雇的此职位员工干事都不会超过一个月,为啥,压力大不用说,完成不了任务还要倒扣当月一半工资。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企业只能依靠原有的资源去维持之余,团队根本发挥不了最大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其经营状况犹如面临倒闭之嫌,只不过在最后时刻垂死挣扎罢了.

又有这样一个企业,企业主的经营方式较为倾向于人性化管理,能留下的,都是其亲自钦点并经过考验认为有能力才留下的,可以称之为爱将了。然而作为其部属一天到晚都在外面,但领导却从不知情,只是偶尔与员工进行聊天,透过这些话语,温暖了员工的心,让员工知道起码付出是会有回报的。这样,每一个员工都会为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付出更大的努力,他们相信自己是会得到回报的。正因如此,企业的知名度,与日俱增,更在业内得到好的评价。

以上两个例子显然是一个爆发户于实业家的对比,前者是因为没有形成公司文化导致团队没有组织的概念也没有纪律的约束而导致的企业经营状况,或是在摸索或是在挣扎,结果可想而知了。后者却是在经营者经营理念引导下,发挥了团队的作用,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引领了方向。由于组织与纪律的理解的不同,创造的企业与团队理念也会因此而改变,这是必然的结果。。。。。。

相关新闻